近日,一位31岁的成都市女性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科研所,她被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常年饱受瘙痒困扰的她,这次诊疗中接受了吡美莫司乳膏和枸地氯雷他定片的治疗。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略的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关于这样的“瘙痒之王”。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风团、红肿、瘙痒的过敏性疾病。慢性荨麻疹是指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尽管它不会致命,但其反复发作的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慢性荨麻疹:多种原因交织的结果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它可能由各种因素诱发,包括食物、药物、感染、环境和精神压力等。此外,一些内源性因素如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引发或加重病情。每次发作会产生大量组胺,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形成水肿性红斑和明显瘙痒。
据研究,慢性荨麻疹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它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疾病,除了外界触发因素如食物过敏和环境变化,还有内在的身体状态如情绪压力、激素波动,对疾病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研究,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
如何治疗:缓解症状是关键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和防止复发。目前,抗组胺药物依然是治疗的基石。患者所使用的枸地氯雷他定片是一种即效抗组胺药,能够迅速减轻瘙痒和风团症状;而吡美莫司乳膏则是一种局部免疫调节剂,适用于治疗局部顽固性皮损区域。
临床试验表明,常规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枸地氯雷他定,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较小(参考:Bachert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0)。对于那些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更高剂量的抗组胺药或添加其他药物如白三烯拮抗剂、免疫抑制剂等。
预防慢性荨麻疹:防患于未然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预防发作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和环境因素。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规律作息也是关键。特别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滋润。
此外,慢性荨麻疹的高危人群(如有家族过敏史、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诱发因素,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预防。一项发表在《Dermatologic Therapy》上的研究提到,饮食控制和心身调节在慢性荨麻疹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不应轻视其带来的困扰,应在症状初现时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治,避免病情恶化。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合理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预防方法,将有助于长期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Bachert, C.,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lastine Compared with Levocetirizine and Placebo in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 Multinational,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0.
Zuberbier, T., et al. "Chronic urticaria: H1-antihistamines rema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0.
Church, M. K., et al.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in children: A review of management."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