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仅三岁的小朋友因突发发热、流涕、鼻塞、打喷嚏这些症状,被家长带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医生最终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病历中提到咽部有疱疹,扁桃体肿大,血液检测显示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通过这些异常指标,家长朋友们可以初步了解孩子的病情。
正常情况下,儿童淋巴细胞的比例应占白细胞的60-70%,中性粒细胞则应占30-40%。这名孩子的检查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为75.5%,而淋巴细胞比例仅为15.3%。这样的异常指标提示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和可能的病因。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这些症状要留心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是由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通常流行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特别容易在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中爆发。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溶解细胞,导致疱疹和溃疡,最终导致咽喉部位的炎症和疼痛。具体在检查中,医生可以看到咽喉部位有小疱疹和溃疡,这些疱疹多为灰白色或黄色,周围环绕红晕,看起来像是腔内有小水泡。
参考《临床病毒学杂志》,疱疹性咽峡炎在急性期会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咽喉疼痛、流涕、鼻塞等症状,有时还会引起食欲不振,孩子尤其会出现纳差的现象
该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虽症状明显,但治疗相对较为简单。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基于孩子的具体情况,推荐对症治疗。例如,使用抗病毒药物、退烧药物以及局部喉部治疗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在2019年《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指南》中指出,对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一般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及局部喉部喷雾治疗,并根据病程及症状选择适当的退烧药,以尽快缓解孩子的不适。医生还可能会建议多喝水,休息,加强营养以及保持口腔卫生等措施。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以及家中有相关病史的儿童。对于家长来说,预防孩子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进食前和大小便后。
- 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患病小朋友,尤其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 经常清洁和消毒儿童用具、玩具等,防止病毒的间接接触传播。
- 保证孩子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家长朋友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若发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因病情拖延而造成的反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障孩子们茁壮成长的重要基础。愿所有的家长朋友们都能掌握这些健康知识,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指南》,2019年,作者:王丽华
- 《临床病毒学杂志》,《柯萨奇病毒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关系》,2020年,作者:张建军